维基体育官方入口【招商证券大消费行业-第七届品牌消费与服务高端论坛】消费大论坛与分论坛会议纪要

2024-01-05 09:21:08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维基体育官方入口【招商证券大消费行业-第七届品牌消费与服务高端论坛】消费大论坛与分论坛会议纪要2018 年是国内消费增速放缓的一年,存量格局基本显现,而强者恒强更成为当下主旋律。在中产壮大、城镇化、年轻一代消费观念变化背景下,新零售、三四线崛起、消费龙头市占率提升等均成为当下热门的关键词。在资本市场,消费领域历来牛股辈出,2018 年的资本市场尽管不如人意,但以家电、白酒为代表的消费品板块今年依然大幅跑赢市场。我们认为把握消费升级逻辑下的行业方向,对未来十年投资人和企业都尤为重要。2018年8月末,招商证券与腾讯新闻联合举办第七届品牌消费与服务高端论坛,邀请10余位热门领域知名专家,50 家上市公司,倾力奉上一场具有真正含金量的产业界与投资、研究深度交流互动的精彩活动,开拓视野,碰撞智慧,共赢新未来。我们将部分会议精彩内容纪要分享如下,以飨投资者朋友们

  时间段满,坪效高,就是最好的模式。品牌的复购率很高能带动用户持续增长,上瘾消费品的复购率更高。连锁服装行业不能单单依靠产品力增长,企业的成长往往需要通过改善供应链。

  中国咖啡市场处于爆发前沿,中国全国每年人均咖啡4杯,相比欧洲的750杯、美国400杯、日韩200以上等还有较大差距。中国咖啡消费的两大痛点,价格高、不方便,因此瑞幸咖啡创业的初衷是给中国消费者一个更好的咖啡消费品牌,质量好+价格合理+购买方便。传统咖啡是作为一个社交场所的存在,然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场景空间,因此其品牌战略是“无限场景”。

  第一是品类价值,酒是特殊品类。我在经营的过程中,我发现酒有50%是物化的价值,50%是精神的价值,和刚性消费品有较大的区别。第二,品牌价值。如果品牌价值优秀,则在其他方面不用过度花费精力也可以获得正向现金流。第三,渠道的价值。啤酒对于渠道的价值控制是最好的,葡萄酒、茶叶、水果都属于过度分散、渠道控制力不强的商业模式。第四,组织价值。一个领军人物和一个团队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价值非常大。第五,创新价值。当外部环境发展变化时,创新能力非常重要。江小白50%做产品主义,50%做文化代际。

  三粒米教育目前是定制家具行业的第三方机构,陈平认为定制家具是颠覆式的创新,定制行业则是已经逐渐演变成了数字产业,要从数字化的角度来分析,从这点来说,尚品宅配核心的竞争力是信息化。目前行业远远没有成熟,定制家具已经成为一个新的渠道,是一个渠道属性,通过定制已经能进行沙发等家装的销售,是很多家具产品入口,因此未来竞争会越来越激烈,行业的渠道也会发生深远的变革。

  老挝是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上重点国家,公司布局老挝顺应国家战略。废纸线年下半年投产,整体项目完成后,预测可为公司每年带来6.42亿美元,净利润8,421万美元。老挝项目的优势包括土地使用成本低、当地政府七年免税期、人力成本低,年轻劳动力人口丰富、进口木浆免税等方面。

  微信电子的行业分布情况,最大的是餐饮39.5%,其次是电商26.5%,运营商14.5%,快递12%,拥有五大能力:接入能力、抬头管理能力、保存能力、无纸化报销能力、自助打印能力。8月10日,全国首张区块链电子用微信开出,并在深圳亮相。这个新技术较为领先和超前,现在推广路径是深圳市会在全市进行区块链的试点,未来再看是否能够推广到全国。

  英氏品牌专注于0-3岁的婴幼儿服装。核心竞争力有:先进的面料、技艺、品质、工艺、极致安全。全面二孩政策带来年均1800万新生儿,市场空间广阔。母婴零售行业主要包括百货商场、大卖场和超市、母婴连锁、电子商务等四大渠道,目前行业集中度较低。预计未来母婴市场的发展趋势将会是体验式消费,零售商的重点在于创造消费场景,品类细分服装行业的核心在于建立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

  目前国内啤酒产能明显过剩,2017年行业综合产能利用率刚刚超过65%,按照国际标准低于79%即为产能过剩,低于75%属于严重过剩。孙总认为啤酒行业的增长逻辑是增量竞争转向存量竞争,潜在盈利能力在于单价提升和市场竞争格局和环境的优化。目前,行业已经迎来了拐点。啤酒的消费习惯将从“拼酒”向“品酒”转变,啤酒罐化率有望不断提升,渠道也将进一步多元化。

  曹总明确了免税零售业的相关概念,介绍了中国免税业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及免税店产业链的运转。免税店产业链主要包括品牌商-批发商-免税运营商-免税店,但是在中国基本上可以把批发商可以去掉。产业链中,物流供应链、信息流运作机制、资金流运作机制和采购价格机制都是重要的机制。今天中免要重点考虑的是国际化的时候,怎么样在海外市场形成高效率的运转,减少运营成本。行业的发展趋势方面,未来一段时间内仍然是中免一家独大的局面,地方免税有各地的独特资源。国内免税并购合作变得普遍,目前中免和海免合作,未来不排除中免和海免、深免合作。

  余总认为第一是养猪必须要通过一个规模瓶颈,有两个最优的阶层,一个是出栏一千的家庭农场,相对专业化,第二个是万头以上大型的养殖企业,突破了规模瓶颈之后,无论从成本,生物安全上,可以做到细致规范的程度。第二是说对于未来,尤其在病情是比较复杂的情况下,生物安全措施非常重要,这也制约了小农模式在未来的一个发展潜力。那么对于生物安全做的比较好的大型工业化的封闭生产一些厂,未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发展机会。第三是由于疫病的情况,整个行业的成本,无论生产的规范成本,运输成本都可能会抬高,最终这个会形成压力,由消费者来买单。但这个情况对于这个行业来讲边际成本上升不是对称的,原来生物安全做的比较好的厂,成本抬升得比较少。

  高总认为伴随我国养殖业规模化程度不断提升,对于高端疫苗的需求明显增长,国产疫苗的时候出场占有率将不断提高。非洲猪瘟方面,所有的国家都在短期内控制了疫情,非洲猪瘟防疫重点在于发现,只要养殖户上报,就比较容易控制。建议关注天康的猪瘟E2苗,因为可以净化,四川华派的DNA禽流感疫苗也很好。

  目前国内生鲜市场的规模小、分散、融资能力弱、大生产能力弱、信息化水平非常低、抗风险能力非常低。行业痛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产品非标准化、基础设施落后、市场主体“小、散、弱、低”。目前三种生鲜供应链组织形式封闭式供应链、B2B平台和S2b平台都是传统的供应链。公司主要从事蛋品、肉类、粮油、蔬菜和冻品供应链管理,以城市综合批发市场原有的品类B2出发,将来要建立一个多品牌的本地服务商的角色,不断完善最终形成全国性的供应网链。

  “国金的Costa咖啡倒闭了?”上海的国金中心楼下的一家Costa咖啡,是证券行业分析师和基金经理一起聚会的地方,有一天这个咖啡厅闭店了,有作者分析了倒闭的原因,因为15年牛市的时候大家都去喝咖啡,到了15年之后大家都不喝咖啡了,其次,经常有人在里面干坐,最后倒闭。因此,连锁餐饮行业的核心是卖时间段和坪效。

  时间段满,坪效高,就是最好的模式(如:星巴卡、呷哺呷哺、喜茶、奈雪、乐乐茶),类似于餐馆的翻台率(如:海底捞)。高频比低频要好,市场空间更大,黏性更大。如星巴克从早上开始一直到晚上时间段很满。再如同最近大火的喜茶和奈雪,每家店的面积不大,但一年的收入可达到3000万人民币。最后在相同的坪效情况下,奈雪的奶茶+面包的模式更提高了客单价,比单卖奶茶更好。

  星巴克为什么是非常成功的连锁咖啡店?首先星巴克的成功起初是来源于他的品牌,创立了第三空间的概念,除了家和公司之外的第三个非常舒适的生活地点;其次,移动支付和星享卡提高了用户忠诚度。08年的时候由于过快的扩张,舒瓦茨回归之后关闭300家门店,收缩SKU,回归简约。星巴克很早就开始重视每户数据,设立数字官CDO的角色,09年12月推出星享卡,根据消费品个性化的属性更加精准得发放优惠券。11年推出移动支付,移动支付占全面比重90%,带来了用户黏性的增长,并在后续带动同店扩张和海外业务拓展。

  品牌的复购率很高能带动用户持续增长(存量消费+增量客户)。上瘾消费品复购率更高,如:可乐、汉堡、糖果、咖啡。Customer Loyalty Program需要被重视,提高用户粘性。

  2000年以来,为什么Costco在全美电商冲击下还能持续增长。首先是得益于Customer Loyalty Program,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会员费;其次,严选商业模式,降低SKU,能通过大量进货降低价格;第三,包装盒很大。

  过去十年,美国的口味变化是健康,无糖的比例大幅上升,如diet Coke和两家十倍股Chiptole(墨西哥鸡肉卷)和Panara Bread(健康三明治)。中国最大的变化是消费升级:路边摊连锁化、奶茶价格提升。伴随着中国消费模式的改变,连锁品牌的定价权会越来越大,长期来看成为趋势。餐饮连锁的空间巨大,越来越多人开始追求标准化的产品体验。美国在80年代婴儿潮出现了连锁平拍的热潮,如:麦当劳,沃尔玛和星巴克。

  今天我们讲的连锁的模式主要是餐饮,但还有服装也有很多连锁。我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你靠产品力,是一个很差的商业模式。全世界最大的服装公司是Zara和优衣库,它更多是靠供应链来驱动。在我的生涯中,我看过太多的服装连锁品牌上去又下来。

  比如说以前上大学的时候有一个品牌叫艾伯,现在这家公司已经完全不行了。因为以前我们是上大学的时候穿,现在是中年油腻了还在穿,那年轻人肯定就不穿了,没时尚感了。他也没有产品的创新,你看under amour,曾经一个大牛,款式非常好,但主要是靠衣服,它的鞋就没有做起来。产品力创新更不上,产品会老化。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说优衣库什么时候会见顶,就是当中国大妈跳广场舞也穿优衣库的时候,因为她们基本是最后一波接盘的人。包括coach、mk,等中国大妈买的时候,股价就开始暴跌。

  现在靠产品力创新的只有一家公司,叫lululemon,但他们卖的是一种体验,卖的是lifestyle,卖的是athleisure(athletic+leisure,运动+休闲)的一个风气,大家穿着瑜伽裤去上班,这种lifestyle还是有它的产品价值。

  作为2017年初创不久的一家咖啡企业,我们坚持新零售特色,用户下单、支付、取餐均通过手机APP完成,Luckin Coffee手机应用程序在18年4月18日就达到了App Store美食佳饮类排行榜No.1,5月8日达到525家门店,7月11日完成A轮融资拿到2亿美金。8月1日我们完成了350万+客户,销售超过1800万杯,9月3日达到1003家门店,年底预计要达到2000家门店。

  中国咖啡市场处于爆发前沿,中国全国每年人均咖啡4杯,相比欧洲的750杯、美国400杯、日韩200以上等还有较大差距。中国咖啡消费有两大痛点,价格高、不方便,因此我们创业的初衷是给中国消费者一个更好的咖啡消费选择,质量好+价格合理+购买方便。首先,我们提供优秀的产品,我们使用优质的咖啡豆(上等阿拉比卡豆)、机器设备(瑞士全自动咖啡机平衡萃取)、咖啡配方(WBC冠军团队精心拼配)、烘焙工艺(新鲜烘焙新鲜现磨)。其次,我们提高产品便利性。通过门店堂食、自提或外卖送货(和顺丰合作),完全通过后台下单,通过移动支付提高交易流程。第三,利用大数据提升后台效率,通过智能派单系统、智能订货系统、智能DMP系统。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的外送时间逐渐降低,在5月8日之前需要26分钟,在5月8日需要24分钟,在7月降低到了18分钟。超时率不断降低,在5月8日之前是26%,正式开业时2.15%,7月只有0.4%。

  传统咖啡门店是作为一个社交场所的存在,然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场景空间,因此我们的品牌战略是“无限场景”,让咖啡去找人,而不是人去找咖啡,将瑞幸咖啡植入到各种场景。我们提供四类不同门店的类型。200平米以上的ELITE旗舰店作为品牌展示的作用,100平-200平的悠享店提供座位进行休闲,PICKUP快取门店是进驻到企业内部的门店但不提供座位,外卖厨房店是仅仅作为外卖外送站。

  我们是如何拓展流量池的?第一、品牌是支撑品牌最稳定的流量池。扁平化小蓝杯、鹿的形象、波点造型塑造年轻时尚形象,质感出色的代言人塑造咖啡质感。第二、通过存量用户找增量用户,高频带高频。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获客,设计咖啡红包,分享代金券、微信小程序等方式来达到存量找增量的效果。我们通过结合场景,进行元宵节、情人节、端午节等竞猜创意活动提高传播率。我们还致力以品牌提升为导向的BD合作,和腾讯、北京国际电影节、36氪、今日头条进行真言创意杯套合作。

  瑞幸咖啡在成立了七个月的时间里获得了诸多认可和奖项,北大管理学院的外籍教授Jeffery Towson发文分析瑞幸咖啡的发展前景,认为星巴克在中国终于遇到了第一位严肃的对手;媒体CNBC也表示,瑞幸咖啡在中国迅速成长,是给星巴克的新的打击。目前,“我,自有道理”是我们全新的品牌主张,面向心态年轻的消费者。而心态年轻最重要的标志是敢于突破框架,敢于尝试新鲜事物,不是带着固有的框架或态度,不是别人喝什么我们就去喝什么,不是看中外包装或门店的大小及装修,而是敢于挑战自我,敢于突破传统的思维和框架。我们需要首先有这样一批人去认可瑞幸咖啡,给国民咖啡一次同等竞争机会。

  第一是品类价值,酒是特殊品类。我在经营的过程中,我发现酒有50%是物化的价值,50%是精神的价值,和刚性消费品有较大的区别。随着经济的增长,酒类的人均消费水平一直在上升,包括欧洲、日本、韩国,我们发现经济越发展,人们越有精神消费需求,因此它的精神属性非常重要。

  从商业模式来看葡萄酒并不是一个好生意,而啤酒比白酒更好。啤酒目前前三有雪花、青岛、百威,商业模式非常简单,主要是依靠谁的品牌比较好,通过大额购买占有C端消费市场,因此中小厂商无法进入抗争,如多年前三得利的消费市场突然被打断,主要也是因为零售端被更换。雪花销量没有增长,但是利润增长非常快,市场格局形成之后,规模存在之后,只需要提升平均售价。消费品的企业是追求长期价值的企业,不像科技互联网企业,好的酒类企业对于技术创新的依赖很低。

  第二,品牌价值。如果品牌价值优秀,则在其他方面不用过度花费精力也可以获得正向现金流。如何发现品牌价值?我们可以观察企业的经营动作,在培育高端品牌上的战略,如:在过去十年里的洋河,通过蓝色经典系列的三个层次来运作品牌,品牌节奏感非常清晰,看懂品牌的战略带来的价值能很好的预估未来的趋势。

  酒类品牌的培育、战略、运营到最后的实线有很长一段时间,到最后结果的产生有很长的滞后性。用“飞机起跑曲线”来进行比喻,一个新品牌推向市场,通过渠道推向终端,但事实上产品还没有和消费者进行互动,如:加多宝从进入市场到10个亿花费了9年,反而到10亿到100亿用了相对短的时间。如果江小白,如果全国都达到在重庆的销售额,能达到140亿的产出,未来将致力继续消除地域差异、提高支出。

  第三,渠道的价值。啤酒对于渠道的价值控制是最好的,葡萄酒、茶叶、水果都属于过度分散、渠道控制力不强的商业模式。渠道控制力强会带来很强的力量。企业和企业之间差别较大。

  第四,组织价值。一个领军人物和一个团队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价值非常大,如:泸州老窖、洋河汾酒的组织很有发展格局等。但从战略到改变,其中还有较多的时间。

  第五,创新价值。当外部环境发展变化时,创新能力非常重要。酒类行业来看,从以前是以电视等品牌的单项传播,到目前品牌和用户之间互联网、自媒体平台上的互动,会带来量级的效率变化。包括组织创新能力,目前一些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传统企业的差别较大,此外,有强大组织能力,创新能力也较好。茅台这几年在推送生肖酒,即便未来的量不发生增长,也可能意味着营业额仍旧会继续增长。雪花和喜力在股权上进行了合作,是业务结构产品结构消费群体的创新,也是非常有格局非常大胆的创新动作。

  我们江小白,我们50%做产品主义,50%做文化代际。在白酒行业中做小切口,从年轻人的需求出发,做年轻化、小包装规格、小曲高粱清香型的品牌,注重轻口味酒体+品牌时尚年轻化。通过只做3个产品,提高生产效率,全产业链布局,应用新型自媒体、互联网、扁平化渠道来提高渠道效率。遵从高街品牌的“三从”原则,产品从优,品牌从小,价格从众。产品主义会贯穿公司运营全周期,品牌依附的原点是产品。从企业发展培育的角度要遵从PPBS法则,40%研究人,30%研究产品,20%研究品牌,10%研究销售。江小白是一个代表简单生活态度的文化IP,我是在站在用户的角度来考虑。提出“小聚、小饮、小时刻、小心情”的休闲餐饮的新生代消费场景解决方案。我们的三款酒分别精准进行定位。用全集思维,做子集产品。对于白酒未来的消费市场不能过于乐观,年轻代的选择更多了;此外,中国白酒能不能走向全球是个很重大的时间。

  三粒米教育目前是定制家具行业的第三方机构,之前是行业内实业的从事者。目前媒体等发布的消息都比较短视,我认为应该要从长远来看。我主要从三方面来说。

  第一,颠覆式创新历史。索菲亚和欧派开创了行业的先河,随着房地产的发展,行业逐渐形成。市场规模不断扩张,在各自领域里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目前行业的格局已定,欧派一枝独秀,尚品和索菲亚平分秋色。家具产品是从边缘走向舞台中央,最开始是从边角柜、移门开始的,逐渐扩展到茶几、书桌,最后扩展到全屋定制。传统家具业两化升级,传统的产品是从工厂到代理商再到销售,定制行业则是已经逐渐演变成了数字产业,要从数字化的角度来分析,从这点来说,尚品宅配核心的竞争力是信息化。

  第二,水深火热的现状。行业远没有成熟,我个人非常看好这个行业。渠道多元化促进定制家具再增长(建材商超、拎包入住、整装渠道、工程渠道、线上销售、其他销售),成都有一个公司过去几年的增长在80%-100%。经销商盈利困难,目前太多公司在行业里竞争。和地产合作进行配套精装也是新的模式,如:碧桂园目前好多公司在里面做配套家装。定制家具已经成为一个新的渠道,是一个渠道属性,通过定制已经能进行沙发等家装的销售,是很多家具产品入口,因此未来竞争会越来越激烈。行业是服务性行业,单店是无法做得很大的,但作为服务性行业,谁更加贴近消费者和用户的需求,就能更多掌握市场。上半年的业绩报表来看,定制家具的增长率现在已经回落了,欧派增长25%,但是橱柜只增加了百分之十几,红星美凯龙不符合价值逻辑。

  第三,万亿市场大未来。17年的8家上市公司营收286亿,市场总规模3600-6000亿。行业正在逐渐进行服务扩张从定制向整装靠拢,整装能够囊括家具、装修和电器,做定制零售的客单价在3-5万,但是如果做整装客单价15-20万。因而可以看出来定制家具目前拥有强大的渠道属性,能够通过定制家具的入口最后引入客户进行整装。定制和整装的逻辑是不同的,装修行业是服务业,定制家具也是服务业,但是在定制家具中经销商是服务业,工厂是制造业,在工厂端是可以大规模进行生产的,就有成本和效率的优势,前段则没有特别多的产品成本,反观装修公司是没有产品属性的。万亿整装市场,谁能笑到最后,我认为是定制。成品(如电器)并没有设计和服务属性,装修、定制都有设计服务属性,同时定制还有后端的产品属性。

  最后,说一说渠道变革。吃饭问题说起,经历了以下过程:线下(菜市场)、线上(天猫超市)、社区店(钱大妈)、新物种(盒马鲜生)。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每个环节的技术创新都能继续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生产、分配、交换、消费。3C渠道的发展:线下(国美苏宁)、线上(京东天猫)、新物种(小米之家)。互联网是通过产品和渠道带来价值。红星提供了一种场地的价值,在消费者的成本端是增加了成本。制造品牌会往流动行业衍生。装修问题的发展:线下(建材市场)、线上(京东天猫)、社区店(拎包入住)、新物种/整装(更方便、更便宜、更简单)。

  2008年就布局老挝,在沙湾纳吉省建设生产基地。企业自己培育树苗,2011年,自主研发生产1000万株树苗培育项目。树苗种植水平与巴西等南美国家媲美。

  老挝是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上重点国家,公司布局老挝顺应国家战略。废纸线年投产,箱板纸项目20年下半年投产,整体项目完成后,预测可为公司每年带来6.42亿美元,净利润8,421万美元。老挝项目的优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土地使用成本低,一公顷土地成本就十几美元,当地政府给予7年免税期,当地人力成本低,年轻劳动力人口丰富,还有就是公司从老挝进口木浆免税。公司为老挝项目建设了全产业链的保障设施,包括育苗,林地,水处理,造纸生产线,还有配套设施包括员工宿舍,太阳宾馆。【Q&A】

  2.速生林生长周期,原材料如何使用?先种树,再制浆。公司植树进行轮伐,植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公司和上游木材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不被供应商漫天要价。

  70%成本源自木浆成本,有10%-20%源自化工材料。铜版纸方面50%多一点的成本来自木浆,剩下的需要加入碳酸钙。

  4.老挝项目为太阳带来的效益?老挝生产基地进口废纸不受国内进口政策限制,进口来的废纸也比国内废纸质量好,基本是初次用来制浆的原材料,而不是已经使用过多次的废纸原料,杂质少,老挝基地制浆后运回国内生产,废纸成本与玖龙基本持平,国内其他企业,特别是小型废纸企业在高成本的挤压下倒闭推出市场,推动了行业集中度的提升。铜版纸方面是由于市场竞争,文化纸方面是由于环保政策的加强,箱板纸方面是由于原材料的压力,行业集中度都大幅提升。

  07年的一次交流会上有投资者询问原材料方面的公司的部署情况。公司为了解决原材料的供给问题,考察全球具有林业资源的国家进行选址,开绿道俄罗斯的风险高,巴西员工的可控性差,老挝相比之下各方面条件较好,人员朴素。经历10年的发展,太阳承受住了老挝的恶劣环境,在国外巨头进入老挝又走的情况下,甚至先前进入的印度纸企在有更优惠政策的情况下也选择退出,太阳坚持下来现在初步建成规模。

  7.国内政策情况和新增产能的情况?国家鼓励有责任有能力的大规模企业投资新增产能,目前的新增产能的增长使比较缓慢的,没有能力或不符合政策的小产能退出市场,新产能替代。

  2年的时间,这两年时间,我们和不同的服务商进行过沟通,通过我们的程序能够提高零售企业的效率。从用户扫码到完成开票,一般只需要8秒钟,释放了零售行业的人力。成本能够从原本需要的硬件成本+人力的15020降低到电子的服务费仅仅4500元。

  PC官网进行下载,登录存储不方便,长期会遗漏,短信也容易遗漏,微信。目前很多开票的服务商都是可以直接从微信卡包里拉取的抬头,用户从开票到存入都是无纸化的电子流。

  微信电子的五大能力:接入能力、抬头管理能力、保存能力、无纸化报销能力、自助打印能力。接入能力是我们解决开票服务商开票成本的能力,商户只要拥有有支付能力的商务公众号可以直接一键申请微信的功能,比较大的服务商都接入了我们的平台,套餐价格一键透明,客户可以进行选择方案,目前

  8天就能够完成全流程的开通;抬头管理要是通过小程序对抬头进行管理,商户可以出具扫描的二维码,客人进行扫描并调取自己保存的抬头,此外扫码枪也可以进行添加抬头;保存能力保障了电子的送达且减少了等待的时间;无纸化报销能力是指用户拿到了之后能够直接通过企业微信和企业APP进行线上电子报销系统;自助打印能力是指用户能够通过扫一扫进行的打印。在以上各个能力上都涌现出了很多的服务商,打印的领域就有30多家的企业打印机支持我们的方案。未来的战略会和微信支付会有一个强绑定。在消费完之后,支付凭证会出现开票入口,所有的流程都可以在线

  日,全国首张区块链电子用微信开出,并在深圳亮相。这个新技术较为领先和超前,现在推广路径是深圳市会在全市进行区块链的试点,未来再看是否能够推广到全国。

  目前会上链,比如我开票会在税局开出,会有数据,企业也会第一时间收到数据,可以完成开票即报销,会默认进入公司财务,直接报销。未来具体使用还要和税局进行探讨。2.微信的支付和如果绑定要一起,商家是否希望这俩到一起?

  商户是非常愿意接入微信支付的,的话很多商家不愿意开,但从国家的角度出发,能够帮助税务更加透明,社会监控透明,节约纸质成本。我们一直在平衡消费者在利益,我们做的方案都是让消费者更方便快速地开、存储。作为一个品牌,我们没有主动去强迫商家开,如果商家不希望开放这个入口的话,那么就可以关闭这个入口,但像星巴克、顺丰等公司拥有比较大的流量,他们更会希望获得这种能力。3.为什么在电子里会有服务商的角色?和微信的关系是什么?

  开票服务商就是本身那些开纸票的开票服务商,在电子开放之后,更多新的的企业加入到这个市场中,和原本的纸质开票服务商一起在电子板块进行竞争。包括一些支付服务商也通过采购了税盘提供开票服务。4.大家各方参与到电子中如何获益?

  目前有很多已经融资或者正在融资的服务商,以前的行业是全垄断的,但是现在商务需要升级的时候,中小的服务商就有了利润入口,业务是可以进行开发收费的。5.腾讯和微信做这个事情赚多少钱?还有没有有其他行业在做?

  微信并没有通过这个来赚钱,很多能力都是因为用户有需要来做,整个过程都没有赚钱,服务商报价多少我们都是直接向客人报价多少,这是一个类似于支付一样很大的市场,我们希望用户可以通过微信做一切的事情,提高用户活跃度。没有KPI或者赚钱收入的压力。目前和我们一样有阿里,有两个团队在做,第一类是自己去采购税盘,自己做服务商给它所有的商家进行开票,第二个是和微信类似,在支付宝里插入类似的模式。

  专票电子化有电子化的能力,但是没有放开电子化,所以未来要看税务局的意思。我们的这个计算主要还是基于不开专票的这个情况。7.很多的信息是实时的,那么在这个流程里谁有使用权?

  都是只有用户自己采用主动提交,服务商和原本一样如果进行开票也都是有信息的。最主要的数据使用权是商家和用户。8.现在电子主要是航信和百旺在做?市场分份额情况

  航信第一,百旺其次,俩家的市场占比目前比例在下降,另外还有二三十家的电子的开票业务,具体的比例的话不清楚。模式是出售定制化的套餐,有些几百元套餐针对中小企业,有些是按张付费,一般不超过1毛钱一张。三、纺织分论坛会议纪要。

  英氏品牌专注于0-3岁的婴幼儿服装。核心竞争力有:先进的面料、技艺、品质、工艺、极致安全。1992年,外企零售企业进入中国,开启了中国传统零售新时代,

  26年的时间,中国零售业经历了西方零售的150年的发展历程。全面二胎实施来,“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2017年人口出生同比减少63万,但二胎出生数量继续上升

  万人,首次占全部出生人口的比重达到了51%。未来五年内出口人口数量将依旧维持在1700万人左右,明年金猪年,出生率可能达到1800万左右。新生代父母教育观念升级,父母愿意在孩子所需产品以及教育上做出更高的经济投入。在“全面两孩”的利好下,未来几年行业投资会迎来比较高的增速。整个婴童市场下,对孩子的发展和投资是不会冷下来,且空间会越来越大。母婴零售行业里,主要分为四个模式,百货商场(有一定品牌价值的门店的入驻)、大卖场和超市(以货架陈列为主)、母婴连锁(以自由渠道为主)、电子商务(包括总和电商的C2C、

  B2B平台)。行业参与者众多,市场较为分散,尚未出现有明显优势的全国性实体专营领军企业。在母婴商品上,两极分化比较明显,价格、产地(进口还是国产)、功能(衣物是否需要美观、面料是否柔软或者仅仅是可以遮体,塑料奶瓶和玻璃奶瓶)、消费场景等有明显不同。母婴渠道上,奶粉和纸尿布以进口品牌为主,单价高,销售额40%,毛利5%;食品和保健品以进口品牌为主,销售额15%,毛利20%;母婴用品国产为主,销售25%,毛利25%;服装和童装以国产为主,销售20%,毛利40%。传统渠道里对母婴服装的关注并不太多。母婴零售行业集中度较低。行业参与者众多,市场较为分散,尚未出现有明显优势的全国性实体专营领军企业。地区差异太多,要考虑如何通过产品组合,将地区特色进行打造,提供差异化服务和产品,关注每个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而不能仅仅考虑如何全国化销售额的增长。

  10年的发展,天猫和京东已经是很大的母婴平台,竞争非常白热化,以价格为主导,渠道费用以及流量瓶颈对业务持续发展带来影响,随着价格差的降低,可持续发展空间降低。垂直渠道(如:小红书)发展非常巨大,消费者需求差异化以及个性化给垂直电商带来商机,至少在未来3-5年发展仍然巨大,能建立和消费者信任的渠道,对品牌将会带来更多的价值。物联网的发展为下一步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中国母婴市场未来发展趋势,注重体验式消费,“有场景,即消费”并走向品牌化(从物质需求升级为精神需求,关注个性化服务,注重品牌价值)。整合式的营销对消费者的影响很大。品类细分服装行业的核心在于建立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关注细分市场,注重差异化,做好消费者体验,借力社交媒体与客户打开双向沟通渠道塑造品牌口碑。靠资金拉流量带动增长却缺乏核心商业模式的系统无法持续。认准品牌定位,认准品牌服务的消费群体,认准消费群体的需求,不受短期流量现象左右而失去精准的定位,才是品牌立足之本。

  万千升,同比下降0.1%;最大生产国中国与第二大生产国美国表现低迷,中南美及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则增长明显,世界总产量连续四年减少,但减幅不大。另一方面,排名第三的巴西增加5.0%,第四的墨西哥增加4.8%。日本减少

  3、中国啤酒进出口(1)2018年1-7月,累计进口啤酒48.7642万千升 21.6%上升;

  (2)2018年1-7月,中国累计出口啤酒21.852万千升,同比增长8.2%;(3)五大厂商的情况:前五大 80%市场份额;预计未来五年突破85%;国产地方品牌举步维艰 “大鱼吃小鱼”转变为“大鱼吃大鱼”;

  4401.49万千升的81.05%;排名第六第七嘉士伯和河南金星啤酒,排名有上升的可能。4、啤酒行业产能明显过剩

  年共计扩产1930万千升,但是2016年啤酒行业产销量仅比2010年增加310万千升,产能的增加与产销量的增加存在严重的不匹配,啤酒行业去产能的迫切性可见一斑;(3)2015年拘谨,几大巨头除青岛啤酒以外均成规模关厂。重啤、燕京通过关闭工厂

  (4)前几个省份市场占有率达到一定程度,则盈利能力得到凸显;物流运输成本相对较低,具有规模效应。不同于白酒,啤酒行业物流成本远高于茅台白酒;前几个省份是啤酒消费大省。

  (2)华润雪花2018年上半年销量621.3万千升,同比下降1.5%;(3)青岛啤酒2018年上半年销量457万千升,同比增长0.9%;

  雪花下滑的主要原因:提价导致低档啤酒掉量;东北市场受青岛、百威英博挤压;传统优势市场川贵地区6、7月持续阴雨,而且赶上世界杯。

  (2)外部整合预期和内部产能优化进一步改善市场竞争格局与环境,从而带来行业运营与投入效率的不断提升。3、已经迎来行业拐点

  大势所趋:消费水平提升,快消酒水行业:矿泉水、饮料、白酒均在前几年成功提价,啤酒行业为最后提价版块;不得不为之:小麦、啤酒花等原材料上涨,人工成本上涨,环保税征收。倒逼企业不得不涨价;

  不谋而合:啤酒市场基于竞争,长期采取价格战,以牺牲利润换取市场占有率,疲惫不堪。行业集中度达到一定程度,共同提价契机已到;

  中国啤酒原本就存在一定的价格洼地,国内主流啤酒厂商吨价= 韩国1/2 美国1/3部分厂家涨价幅度高达10%,利润有较大增长潜力;

  即饮渠道快速发展;非即饮渠道快速发展,流通渠道费用投入率远远低于餐饮渠道;大数据时代,精准营销,促销费用投入科学合理,节约市场费用;

  (3)从渠道为王到终端为王,再到现在以消费者为中心;渠道费用——终端费用——消费者费用 (占比变化)

  (2)各啤酒厂商分别发力中高端产品:餐饮渠道零售价5—8元,流通渠道3-6元产品成为主流价格带,腰腹力量凸显;(3)布局和发力不是一个概念。如青岛和百威,提前布局中高端产品。根据未来发展趋势,提前规划、进行人员调整、调节现在的资源投入;

  (4)国内啤酒总产销量下降,但从产品结构上分析,“一降一升”低端啤酒严重下滑,高端啤酒增长迅猛;

  (2)基地市场:在局部市场上有足够的话语权,可掌握价格策略主导权,并大幅节约市场费用。省级基地市场能贡献厂商70%以上利润。青岛在山东+陕西市场,利润占比超过90%(基地市场标准:占有率40%,铺货率95%+);(三)啤酒行业未来发展渠道探讨

  (2)听装化:同比增长8%+,主要优势有:收入更高,成本更低,市场费用投入低、无二次回空,易于运输,保质期更长,异冻,便携带。3、消费渠道趋势:渠道多元化

  非即饮渠道占比越来越大;CVS类便利迅猛发展 流通渠道促销费用率更低;线上渠道 (天猫、京东);外卖渠道(美团、饿了么);特通渠道(飞机、火车、宾馆);体验店 (企业直营旗舰体现酒吧)。

  2)机上免税,目前四大航空公司在这一块比较弱,飞机上能够购买的品类有限,而大韩航空有全球最好的机上免税店,整个供应链购买流程都十分完善,因此造就了机上免税店的奇迹;3

  2、消费者概念。免税免的是进口关税、进口环节消费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免税品具有价格优势、品牌优势、品质优势。

  6个月内的出入境记录可以购买一定金额的免税,目前这一部分不在国旅中免旗下,但是值得重点关注,未来会是中国免税的增长点。

  3、品牌概念。免税品品类受机场空间的限制,一般是日常奢侈品,品牌方面每个机场都有差异,浦东机场并没有非常奢侈的品牌,而韩国跟新加坡的机场免税店十分奢华,

  现在多数人都有在免税店消费过,其中也包括很多男生,这与20年前的情况很不一样。关于奢侈品,每一个投资人都应该懂得一句话:只有真正理解了品牌的历史与文化,才能把一掷千金的购买过程变成一个发自内心的愉悦体验。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购买免税品(送礼或自用),消费者都是在寻在最好的品牌,最好的价格,最好的体验,这是免税店的消费者的心理。

  6.9%,全球免税市场有4624亿人民币,而跨境电商的规模达到12000亿。跨境电商也有销售部分国际产品,所以对免税市场也有一定影响。根据Moodie的报告,2016年中国日上与中免销售额分别位于第

  与第12位,考虑中免日上并表,18年中免位于第6位,在保持一定增速的情况下,超过DFS Group很有希望,但是目前与第一名Dufry仍有较大距离。中免有可能进行资本操作来提高发展,目前中报披露中免将83家全资子公司转移到海南子公司,中免一直都是海南省免税品公司采购的主体,两个公司进行了深度的合作,这种一般会涉及股权转让,但是目前还没有公告,海南省免税品公司之所以独立运作是为了保持牌照,海南省免税今年预估有20-22亿的规模。2、中国机场商业环境构建:上海机场商业面积究竟会有多大是大家关注的热点,以前第一代中国机场不重视商业部分,而现在非航空部分大大加强,可以看到上海T1机场过去两年的改变,在一个运营的机场做全方位改造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涉及海关,边检,航空公司等方方面面的工作,但是行业的标兵告诉我们,非航空商业部分基于免税店可以有大增长。在整个消费下降的时候,上海机场免税却在增长,是否与改造有关值得探讨。再者,机场空间如何利用才能打造好的商业空间是行业思考重点。

  99%品牌都是直接采购,但是未来批发商会存在,因为中免除了给下属子公司内部批发,也会与外部合作,如与海南省没有股权关系的合作,就会成为批发商的角色。在中免与海南省合作之前,就已经是充当批发商角色给海南省免税品做供应商。

  2、免税产业链中的物流供应链:全球最大的公司的渠道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品牌的本土市场,第二部分是有税国际市场,第三部分是免税国际市场,第四个我们讲它是叫帕瑞尔市场,比如说卖给此地的商品要调到别的地方。过去几年跨境电商发展非常块,技术上没有障碍,难点在于供货。各大品牌公司会在全球设立免税渠道,他们向全球进行免税行业的配送。免税渠道会占到整个品牌的

  到30%,所以是品牌商非常重要的业务。它和有税产生冲突的时候,集团会协调有税和免税的关系,因为有税做市场和营销,免税更多的是发生末端的消费,所以有税做广告后,很多生意却被免税拿到。

  品牌商从海外拿到零售商的订单以后,通常会直发各地。基于零售商的要求,比如说国内大公司有可能会在中国设置几个中心仓库进行分拨,中心仓库由当地的仓库经海关检疫的手续办完之后,再分配到附近区域的免税店去进行转关的运作,所以经营销售的商品以及最后的核销过程都是在海关的严格监管之下。3、信息流运作机制:机场免税店消费的商品数据是跟机场和海关联通的,海关通过消费数据进行商品控制,机场通过数据的共享进行分成方面的控制。

  、消费者的品牌种类和价格偏好。韩国在线上的营销部分做得非常强大,现在免税吸引消费者的手段越来越多,除了单纯的广告投入,现在越来越流行分成的状况,你帮我带来生意,我给你分成,这样模式是非常有生命力的。免税店里一般是全球知名的这些品牌,如果一个品牌在当地没有知名度就做不来免税生意。此外现在网红经济也影响了免税渠道,大V

  在2001年的时候,在机场通道里卖的最好的是烟酒,它几乎占到了70%的生意甚至更多。可是今天变了,在有一定规模的全品类零售店里面,香水化妆品占到了

  到65%的份额,未来仍然是消费者重要的购买内容。同时随着浦东等机场未来的免税商业面积的大规模增长,精品的份额会有所增加。中免可能在精品的经营部分有所区分,与机场进行毛利合作,要求品牌商降低要求,因为机场商业面积可以给品牌商呈现非常好的品牌形象,可以带来每年几千万的客流。2019年在浦东机场各位从TI、T2转到卫星厅的时候,应该会看到大量的奢侈品品牌。烟酒也不会太差,毕竟中国人在烟酒方面消费仍然非常庞大。另外一个类别就是家庭日用品,在免税店有一些家庭日用的产品,德国、日本产品。随着机场商业面积的增大,随着线上部分的呈现,这个部分未来会得到增强。免税品价格可以分成三个梯度,第一中国有税市场的价格;第二,免税店的价格;第三,欧洲本土价格。目前来讲,大家都觉得在欧洲购买商品更加优惠一点。欧洲本体价格和中国有税价格之间由差价,我们的消费者会进行区分,能去欧洲就去欧洲,如果急用,那我就在有税店买。这个群体是否在免税店消费,归根到底是免税价格的问题。3、国家在退税方面也会支持免税做一些调整。过去退税很难,中华烟到了免税店退税手续很麻烦,一次次会议的讨论能让这个流程做得更好一点。

  、中外免税店的运作差异其实并不太多,重要的差异就在于中国免税市场现在没有向外资开放,他们在中国经营方面曾经有过试点,他们存在的问题就是对中国海关检疫整个流程方面的梳理还没有形成。总的来讲,今天中免要重点考虑的是国际化的时候,怎么样在海外市场形成高效率的运转,减少运营成本。比如说香港机场店现在亏损

  2、中免规模扩大以后的议价能力。我个人理解是在2019年初之前应该会全部兑现,因为今年他们把日上上海拿到以后形成了基本垄断,目前应该很多品牌都已经进行了调整。

  60亿,规模还有很大的空间。六、农业分论坛会议纪要。6.1 PIC:如何看待后非洲猪瘟时代的养猪产业

  毕业于兽医研究所,从2004年服务企业。在养猪产业相关的在行业服务范围很广,第一份工作在一个动物动保公司做疫苗和药品,第二份工作在饲料添加剂即动物营养公司工作,都是在外企。第三份工作在一个盖美式猪场的公司,待了一年。然后卖过饲料,管过饲料场。在最近的一份工作加入到pic。在行业当中,了解基本上各个不同环节的成本,还有他们所遭遇的困难,和面对客户的思维。

  效率提高:第一个趋势是调查数据显示从2009年开始国内的母猪数量一直在下降,但是从1978年到2012年左右,猪肉的生产量都在上升。在2000年之后,国内猪肉的生产量到达一个均衡,在2010年之后,生产量有高有低,表示中国的猪肉需求应该是到达一个稳定期,已经过了成长期,处在一个成熟期。在成熟期阶段,母猪的数量一直在往下,用更少的母猪可以生产更多的肉猪。所以在2010年之后的产业变化不再是追求量的增加,而在于追求生产效率的提升。虽然这个数据政府统计有一定的水分,但这个产业的效率提升是存在,而且可能在非洲猪瘟之后会有更快速的变化。所以大型的养殖企业的变化,可能在这个阶段会有更好的提升。(2)猪周期:有别于其他的产业,猪周期复苏的需求是一个稳定的需求。中国养了全球

  以上的猪,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方面出能够满足中国的需求,所以中国就必须是以自给自足,自己生产自己消化掉的。在这样自给自足的环境下,猪的供应跟需求的变化通常不会太剧烈,所以很容易有一个周期存在。按猪价低谷来切开,从2004年到2018

  年的5月,第二个低谷大概是在2010年的5月,第三个低谷是在2014年的四五月左右,最近一个低谷大概是在2018年的5月,中间都是相差4年。很多人在怀疑最近的猪价上涨还不会持续,按照过去这个周期来看,可能还会有一波稍微的下滑,但是应该不会跌这么惨。在过去的经验大概都4年一个周期,所以整体的趋势来讲,未来的猪价应该是要往上走。虽然现在的大型的这样的企业不断地在增加规模,但是暂时还不会影响到猪周期,因为所有大型企业资金也是有限的,在遭遇行情不好的时候,他们跟散养户一样都会遭遇资金的短缺,也会放慢扩张速度。所以行情的周期基本上应该是以四年左右为一个周期,未来可能会发生变化,但是以目前这些大型企业占全中国的产量不到10%的状况来讲,他们能影响猪周期的变化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下一个周期还可以保持四年的变化。行业低谷都是在清明节后,过了清明之后,基本上都通常不会有低点,这跟猪的生产节律,还有中国人的节日消费习惯有关系。按猪价高点来切,周期就不太固定,有3年,

  年,不像低谷都是4年,所以低点的节律比较清楚。这几年的猪价高点一直在攀升,其中的原因是原料价格在涨,工人的成本在涨,卫生的成本上升,最终价格也在往上走。目前刷新的最高价格大概在18块,因为非洲猪瘟,猪价过20块是完全有可能的。从供应和需求对价格敏感性的概念看,也是一个很小的自给自足的市场,的经验是如果供应和需求之间差距超过5%的时候,猪价就会放卫星,超过5%就会继续往上爬。如果差距达到10%的话,猪价上升会达到非常大的程度。如果非洲猪瘟没有办法解决,猪价继续往上走,会对中国的养殖行业产生极大影响。在1998年左右为了控制口蹄疫,杀了几百万头猪,所以当年的产能从1400万降到

  万,损失了1/3的产能。前两天一个新闻,罗马尼亚最大猪场发生非洲猪瘟,被杀了14万头猪,这个猪场的产量大概占罗马尼亚的猪肉供应的十分之一。如果中国损失1/10,一年出栏7亿头猪,十分之一是7000万头,一头猪800块,就是非洲猪瘟可能造成的损失。(3)养猪结构变化:散养户急剧地消失,取而代之的一个高速增长会商品化养殖,是大型养猪公司,还有一部分

  60%是是家庭农场。如果没有非洲猪瘟的发生,家庭式农场的数量应该还会增长。但是因为发生非洲猪瘟,家庭式农场发展趋势可能会受到很大冲击。从不同规格的养猪场的产量,占比及复合年增长率看,在2000年到2010年最大型的集团化养猪增长率非常快,年复合增长率高达到达22.6%。接着增长速度第二的并不是1万到5万规模的,而是几千到1万头左右的,年增长率和大企业非常接近。养猪应该会越来越规模化,猪场应该会越来越大,但是从实际看不是这样的。从生产的角度来看,家庭式养猪规模到几十或者一两百头母猪时,疫病是最主要的一个考量,只要猪不死就能赚钱。当猪养得好,要进入到下一个阶段,规模化养殖的时候,就不是一个农民能够解决的问题,它需要企业管理,因为它是工厂。所以很多农民进入到更大规模养殖的时候发现问题,因为不具备管理的技能和知识,只有少数人成功地过这一关。最有名的代表是牧原,从22头到现在几百万头,克服的就是管理上的困难。在过去这个趋势其实一直都存在,政府在2012年之后,没有再公布每一个规模的实际的产量,只有猪场的数量,所以数据停止在2010年。所以在未来中国的养猪应该是两种状况,一种是大规模的的集团化养猪,有效率,能赚钱,另外一种应该是100

  500头左右的家庭式农场。对于家庭式农场,一对夫妻再雇几个工人就能把猪场管好,不太需要复杂的管理技能,也是能赚钱的。一个一百头母猪场,如果它的生产成绩在全国前1/3以上的话,测算一个周期下来行情好的话,平均一头母猪后获利在8000到1万,如果有一百头母猪,一个家庭1年的获利有100万,比在外面打工要好得多。所以这两种模式都能赚钱,未来应该式双峰型的结构。但是在非洲猪瘟之后,因为家庭式养猪场的生物安全防御能力差,只要一感染,猪都是百分之百死光或者是政府杀光,所以在未来整个家庭式养猪的增长会受到很大的抑制。3.非洲猪瘟影响: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把非洲猪瘟放在甲类传染病,因为它对于整个养猪行业经济损失非常巨大。第一条特点是经济影响很大。第二条叫做有膜的囊膜的双链DNA,囊膜的病毒在环境中不容易清除,但是可以经过活性剂包括像洗衣粉肥皂可以清除掉。但是在其他的环境当中,包括在肉品中,在土壤里面,它的存活时间会非常久,环境能力很强,所以这个病很难清除。他会感染所有年龄的猪,感染的猪都有可能百分之百死亡。所以对经济影响非常大。(2)传播途径:对于衡量一个猪场或者大的养猪集团,具不具备抗风险能力很重要。企业必须要有本事在非洲猪瘟环境之下,以最低风险存活的,它才能够帮助各位赚钱,

  非洲中的传染途径很复杂,第一种媒介叫做蜱,是一种节肢动物,身上会携带病源。但是第二种和第三种在中国是存在的,一种是家猪的情况,感染的猪肉和猪肉制品,或者是家猪和野猪的交流。关于病原特性,第一个潜伏期

  天,这对做防疫的人来讲非常重要。因为当你怀疑一个猪场被感染的时候,你必须要监视这边的猪,19天没发病,差不多猪场就是安全。然后第二个,在出症状之前两天就开始排毒。就目前中国的四个案例的第二个案例双汇集团来说,在双汇集团屠宰场非洲猪瘟检测出来前两天,猪就已经在排毒。假设猪是从佳木斯运来的,从佳木斯过来运到双汇屠宰场需要一天,所以代表是如果真的从佳木斯过来的话,在佳木斯当地应该已经有病毒。然后在运输的过程当中,只是检验到在双汇这个厂,中间排毒不知道到哪里去了。所以在FAO的报告里面,管理手册上说,通常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发生的第一个案例都不是第一个案例,只是被报告的第一个案例,因为在发病前两天已经就存在了。(3)全球感染情况:全球来看非洲,欧洲,亚洲都是疫区,美洲曾经有发生过,但是美国出钱把猪全部杀光了,所以美洲现在是安全,其他的地方都是疫区。亚洲的话,因为中国开始有之后有可能会传到到其他国家,目前我们不知道它的影响有多大。

  (4)国内疫情发生情况:第一个案例是在8月1号,第二个案例是在江苏,而不是在在双汇。江苏是发现异常的时候是

  号,但他报的时间是在8月20号。所以按照开始出问题的时候,发生的时间是在双汇之前,双汇屠宰场是16号发生问题。17号的时候出现温州。所以在流行病学上是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叫做一次攻击跟第二次攻击。一次攻击案例是在辽宁,后面这三个在三天之内发生,所以很有可能是类似的的感染来源。或者是经过某个区域以后,再同时发病,但是已经追踪不到。另外一个特点是第二次发病完之后,第三次发病应该会时间会缩短,前第一次跟第二次大概差了四天,它第二波和第三波的时间间隔应该会更短。从16号到现在十五天过去,没有看到政府再次发病的正式公告。(5

  这个疾病会对为什么会经济有影响?除了它的造成死亡率,会让猪群大量减少之外,我们的防疫工作会影响到整个区域的猪价变化,还有我们客户的状况。所以要了解政府对非洲猪瘟的处理,第一是先杀掉方圆三公里的猪,然后方圆十公里是威胁区的猪禁止移动。第二是必须阻止猪的进出。第三是疫区的猪不能进出之外,其他非疫区的省份大多数都有同样的公告,不准疫区的猪进入。所以这会导致疫区的猪卖不出去。第四是所有的猪移动需要严格的文件,有些省份比较正常,只要有正常的检疫票就可以进入,但是有些省份就比较过分,必须要经过非洲猪瘟的样本检测。但是目前国内接受样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青岛的一个流行病学检测中心,但是这个已经宣布工作量太大不收样本,所以没办法出检测报告来证明猪没有问题。所以有些政府其实是通过要求要检测非洲猪瘟的来限制猪进来。所以大家现在心态都是一样,不管别人有没有事,先把他们当成都有事。第三是有些区域有些地级市直接就宣布猪可以自给自足,不需要外面调度进来,不管是疫区还是非疫区。所以这些都导致现在对于猪价预测,从谈的是全国的盘,变成要看区域的,因为各省的价格变动都会不一样。(6)区域封锁策略影响:全国猪价从5

  月份之后就往上走了,但是有几个省份的猪价一直上不来,一个是黑龙江,一个是辽宁。在8月1号辽宁报道之后,它的猪价就一直往上走,然后在后面是慢慢的往下调。到8月10号,猪价是突然往下掉。黑龙江有一个下滑拐点,是双汇那个事件受到影响,因为双汇说猪是从佳木斯运过来的,但是检测出是阴性后猪价又开始向上。然后河南的猪价在8月16日双汇事件之后一直往下掉,因为河南是我们国家生猪供应第二大省,主要供应市场包括北京,上海,南京江浙沪这一带,当他的猪是阳性的时候,供应量会马上超过需求量,所以猪价掉的很快。江苏在19号发布疫情之后,猪价还在往上走,不是因为发病之后人们就不吃猪肉了,是因为江苏的人口大于自己内部的供应量,然后又不允许疫区外的猪进入。所以看猪价涨跌,一定要先知道这个省份供应跟需求是否平衡,再看封锁的策略之后,到底是供应不足还是供应过多。所以在这个案例当中看出,不是每个省份被封锁之后,他的猪价都会变,还是要看供需,这个封锁到底要用多久不知道,所以不知道对于一个区域猪价变动到底有多大。但是南方省份的猪价已经是上升很快,比如浙江。所以区域封锁政策会产生影响,对于养猪大省供过于求,猪价下跌,经济大省供不应求,猪价上升。第二个问题是南猪北养能不能持续,因为在过去的环保政策之下都开始在北边养猪,主要有几个原因,减少南方水系的污染,因为南方的人口多,希望它污染少一点。第二个是北方有大量的农田可以做粪便还田。北方饲料成本低,再加上人口密度低,所以有好处。但是也有缺点,第一是北方的投入很高,运输距离远,因为中国人还是喜欢吃活猪,所以非得从东北往南方运。最近受猪瘟影响,加剧了北方猪往南方运的一个困难性。如果封锁政策持续下去的话,北方的猪价可以继续走低。不管如何,短期之内猪的质量,应该是不足以影响需求。不管有没有非洲猪瘟,南方的猪价应该都会在高点。有非洲猪瘟之后,涨价的速度应该会比之前更快,所以如果各位的标的是南方的养殖企业的话,比较有利。

  另外一个跟金融行业比较相关,需要看的是现金流。因为当猪瘟发生的时候,很多地方的猪都是禁运,猪卖不出去,就没有现金回来。没现金,饲料商和药品供应商就拿不到钱?如果禁运的状况持续下去的话,会有很多个体户资金会撑不下去,一旦有人资金断链就会产生一些连锁效应,目前还不明显。之所以要特别提醒这个,是因为在口蹄疫的时候杀了1/3

  的猪,当时很多饲料企业,还有原料供应商,资金全都不行。之后连续5年都没有新人进入畜牧行业。如果中国线%的猪受到影响,现金流真的要去注意,所以要注意投资标的的资金状况和外在状况,如果他的客户出了点状况,尤其是客户里面有饲料公司。养殖户这边资金出现状况,可能还期待饲料企业那边的资金。如果不幸变成全国性的一个风暴的话,饲料企业也会很缺钱。另外一个是种猪的运输受阻。北方的猪很难从疫区中间穿过,所以只剩下西边的道路。大集团的种猪工厂布局都是,一个种猪场服务周边几个省份。所以当种猪的运输受到影响时候,它的更新速度会下降,所以产能在短期之内可能也会下降。所以效率开始下降时候,有没有足够的钱撑住是这个企业在未来能不能赚钱很重要的一个决策点。养猪人常有一句话,猪价不好不是最痛苦的,最痛苦的猪价好但是没有猪可以卖。所以未来猪价应该回升的时候,企业有本事有最多的猪卖出去赚钱会是一个非常好的标的。(

  第一是大量的猪会被扑杀,罗马尼亚是10%的损失。中国的基数大,所以随便一个比例都很大。第二是政府需要大量的财政去补贴。假设有5千万头猪需要扑杀,5千万乘800,需要有400亿。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很有可能政府杀一半就发现没有钱继续杀下去。但它杀不下去之后就不行,所以这个是一个大问题,但这也对另外一个行业可能是有帮助的,就是保险业。因为保险就是应对重大的灾害跟经济损失的,假设风险是10%,大家一起来承担这个风险,猪价会往上升,所以你把多赚的那些钱来投保险,或许可以支持政府。但这也有缺点,因为一旦有保险,散养户风险可能超过10%,也可以参加10%风险保险,所以很多方法都是有好有坏的。第三个养猪场跟相关产业会产生大量坏账。一旦真的开始出现大量资金链断裂,这是最大事情。供应量不足会导致猪价上升,可能会区域性上涨到30块,尤其像福建浙江这些区域。也会带动其他替代品如牛肉价格都会跟着涨,所以其他的产业会受到影响。最后是养猪业风险与门槛提高,对这个行业是有利的。因为疫病很难管理,所以以后猪价好的时候,大家不会轻易进来,因为没有对抗疫病的能力。羊群效应会减少,这个行业门槛会提高,进来这个行业一定要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规避风险能力。

  1个猪场,猪通过运输车运到屠宰场,运猪车就变成污染源。屠宰厂收了猪之后,屠宰厂本身就变成了污染源。所有的不管干净不干净的车进到屠宰场之后,再运到外面的猪场去,又把疾病带到周边的猪场去,所以周边屠宰场容易跟着一起发病。目前的运输是非常的远,河南有可能卖到浙江去,所以上千公里的运输生猪运输都有发生。因为只要猪价有一定的一个能承受运费的空间,长途运输都会发生。所以通过屠宰场的各种车辆再去运猪,去的猪场都成为高风险场。所以一般的农民很难去避开屠宰场的风险,只能希望运猪车能洗干净再过来运。Pic的安全管理:经过屠宰场之后的运猪车如果要到pic

  pic内部车把猪运到转运站交接给屠宰场来的车。我们的车在运输完之后,第一不会跟运输车接触,第二在回厂之前,需要进汽车站做完清洗消毒隔离,然后才能够回到厂里面去。所以我们的要求是一台车一天最多运一次。这样就可以成功地把这个病毒转运站以外,感染风险就会大幅降低。现在很多大集团也开始采用这样的做法,我也在引导跟合作伙伴美国的一个管理公司,也在协助一些客户在所在的区域建立一个汽车中心。如果说有越来越多的这样的区域性的防御,或者是出厂之前的防御的话,这样的疾病发生风险就会大幅降低。所以各位在看你的客户的时候,花点时间去了解他们运猪车是怎么样管理是很重要的。第二个是资金充沛很重要,因为在现在这个状况就算你防疫做得再好,还是有可能中奖,在中奖之后,有足够的实力来撑住,不要瞬间就垮掉非常重要。所以资金实力强的会有更多机会继续在这个行业当中,等到猪价上涨的时候赚钱。有些小猪场一旦感染就直接垮掉了。所以家庭式猪场虽然应该会持续的发展,但是现在情况不太一样了,因为它抗风险能力差,主要是没钱。我只放了七家上市公司,有的养猪,有的养猪养鸡,有的饲料,有屠宰。在资金实力上,我认为最好放在上面。因为每个人层面不一样,不敢说我看的一定是对。但是就我对于饲料行业养猪养鸡行业的了解,在资金实力上,比如新希望六和,它的产业跨度比较大,而且在不同行业当中还不错。所以如果能够它的资金链是能够运转可以协调,养猪业务时没有问题的,因为有整个集团的实力。温氏的资金实力也不差,主要是它有大量的黄鸡市场。一旦猪出问题的时候,猪价开始飙涨,鸡肉价格会跟着一起涨,因为是替代品。所以就算出了问题,鸡的盈利也可以帮助它。牧原最尴尬,因为只有猪。牧原在资金实力上面是没有优势,但是它有一个强项,他的政府关系,或者说是它的社会责任,他做了很多的扶贫项目,如果这些扶贫项目跟着这个公司一起出问题的话,地方政府大概也会遇到很大问题。所以牧原还是比较正向的企业,不会看着它出问题。中粮是国家队。下面这三个除了养猪之外,还有另外的一个业务板块,但是我认为它们比较危险,因为它业务板块都是猪料。如果猪的数量下滑时候,猪料的销量又下降,饲料业务就不能帮助到养猪业务。

  另外一个猪场盈利的猪场分散的企业,南方占比高的企业。猪场分散说明不会像罗马尼亚那个猪场,14

  结语:第一如果非洲猪瘟没有控制住,绝对会改变整个养猪行业。第二是规模化,或者说是现代化的进程会加快,因为会淘汰掉大量散户,养猪业会变成高风险,高技术。因为高技术不是所有人都能进来,产量也会有影响。风险控制需依托于专业与投资。散户还可以通过和大财团的合作,或者借用金融技术的帮助,形成区域性的力量,让抗风险能力提高。4.

  ,有两个最优的阶层,一个是出栏一千的家庭农场,相对专业化,第二个是万头以上大型的养殖企业,突破了规模瓶颈之后,无论从成本,生物安全上,可以做到细致规范的程度。第二是说对于未来,尤其在病情是比较复杂的情况下,生物安全措施非常重要,这也制约了小农模式在未来的一个发展潜力。那么对于生物安全做的比较好的大型工业化的封闭生产一些厂,未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发展机会。第三是由于疫病的情况,整个行业的成本,无论生产的规范成本,运输成本都可能会抬高,最终这个会形成压力,由消费者来买单。但这个情况对于这个行业来讲边际成本上升不是对称的,原来生物安全做的比较好的厂,成本抬升得比较少。对于普通的小农模式的来讲,可能想做好,花了很大的成本,也不一定做得好。因为那些人员都不是自己的。所以这对一些大型企业,如果做得好的话,会有一些发展机会。

  动物防疫体系概览:动物防疫法律体系:包括出入境动植物疫苗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预案等等,我国在这方面设立得比较完善。

  动物防疫的相关制度:包括动物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建立突发疫情应急反应处理机制,强制免疫政策和疫苗招标采购制度,市场准入制度等等。动物防疫执行制度:建立了以官方兽医和执业兽医为主体的兽医制度,初步构建了行政管理、监督执法和技术支撑体系。

  4个国家进境动物隔离检疫场和2个动物疫情信息和预警中心。监控体系:发现疫病不等于是第一例。防治领域:加强兽医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资源集成融合,充分利用全国动物防疫专家委员会、国家参考实验室、重点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大专院校兽医实验室以及大中型企业实验室的科技资源。

  财务支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将动物疫病防治纳入本级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国家补助可达到

  。并将动物疫病监测、预防、控制、扑灭、动物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检测管理等工作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实行统一管理。2.

  我国动物疫病流行状况复杂:我国动物疫病病种多、病原复杂、流行范围广。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仍在部分区域呈流行态势,存在免疫带毒和免疫临床发病现象。(免疫带毒是指疫苗只能防止发病,不能防止感染,当个体抵抗力下降,防止发病的能力变弱,出现免疫之后发病现象。)

  我国爆发非洲猪瘟并不意外:早在三月份,OIE就发出了警报,主要是因为我国周边地区,尤其是俄罗斯,常年流行非洲猪瘟,其中离我国最近的地区不超过1000公里。

  年为发病高峰,之后陆续有病现象,并没有根除。口蹄疫毒株变异导致15年死亡率上升;国家迅速调整疫苗使得死亡率下降。

  市场化疫苗2014年增速特别快,2017年虽然增速低,但是市场占有率高达80%。尤其是集团化养殖和规模化养殖基本上没有政府采购的疫苗,不用免费的疫苗,都是从市场购买。政府采购价格每毫升5毛,市场购买价格每毫升6块,差距非常大。

  1986年早已出现,主要破坏猪的免疫系统,由于当时蓝耳病并不会导致猪群死亡,并没有引起重视。2006年我国蓝耳病出现变异,导致猪群高热并且死亡,猪价上涨。蓝耳病变异快速比口蹄疫更甚,多毒株混合感染。

  蓝耳病免疫保护不确定的原因:疫苗与野毒同源性差异;变异极快;专家强烈反对用蓝耳病的活疫苗,隐患很大。疫苗效价:疫苗抗原量不足。疫苗安全:活苗易变异,存在毒性;疫苗杂质

  年退出了强制免疫,但是由于其对生猪养殖行业危害很大,渗透率还将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国内目前有将近50家企业生产销售猪瘟疫苗,市场规模在10亿元左右,市场竞争激烈。6.伪狂犬病:易于区分是否为野猪感染:据2008年

  PR野毒gE抗体阳性检测结果统计,阳性率分别是1.92%(08)、2.01%(09)、1.86%、(10)4.73% (11)、14.53%(12)、25.17%(13)、38.46% (14),到2015年gE抗体阳性率高达45.52%(15), 说明野毒gE抗体阳性率上升很快。市场空间20亿左右,进口疫苗竞争激烈,国产疫苗也较多,是第一个动用基因工程的疫苗。7.圆环病:相当于猪艾滋病,攻击免疫系统。

  1)在全世界感染比例都很高,可以说有猪的地方就有圆环病毒。在中国对部分省市猪群检测,不同阶段猪群阳性率:

  2010年9月,普莱柯的SH株灭活疫苗获得批准文号,为第一个国产圆环疫苗;自此,国内开始使用猪圆环疫苗。截止2016年,国内猪圆环疫苗的免疫覆盖率不到

  ,则圆环疫苗的理论市场空间有望达34亿元,仍有114%增长空间。圆环病毒有3个型,1型不会致病,最近感染率比较高的是3型,如果有厂家推出3型疫苗,市场竞争力会很强。8.国家疫苗标准只是最低标准,低于此标准的疫苗为假冒伪劣疫苗。

  重视,国内动物保健行业发展迅速,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2007-2015年,我国动保行业的市场规模从

  政府招采苗受财政支持限制,定价较低,产品抗原含量低,而市场苗品质高,抗原含量高,市场苗价格远高于招采苗。因此,招采制度向市场化过渡,将直接打开行业空间。

  “先打后补”等直补政策的推行为口蹄疫和禽流感市场苗的推广进一步扫清政策上的障碍,预计将有更多养殖户选择市场苗,并将推动口蹄疫和禽流感市场苗渠道下沉,为该类市场苗的增长提速。规模养殖户对高品质动保产品支付意愿更高。养殖规模化,特别是高密度养殖,爆发动物疫病造成的经济危害成倍放大。规模化养殖者的疫病防控意识远比散养户强,而且愿意为高品质动保产品买单。

  近期环保力度加强使得许多小猪厂关闭,尤其是发达地区比如浙江江苏,猪粪味严重的猪场极容易被举报导致关闭,浙江养猪场数量从

  养殖防疫费用占养殖成本比重低,仍有提升空间。随着规模化养殖量的提高,对疫苗的用量和质量的要求也会提升,从长期来看防疫费用将进一步增加。当前应该超过3%。行业未来竞争将逐步从“价格战”转为“品质提升”,市场苗优质优价将带来市场空间的提升。

  伴随我国养殖业规模化程度不断提升,对于高端疫苗的需求明显增长。过去由于国产疫苗与进口产品的品质存在较大差距,高端市场几乎被进口厂商垄断

  悬浮培养、传代细胞、抗原浓缩与纯化等技术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圆环、禽流感等基因工程疫苗已陆续上市,口蹄疫、猪瘟等品种也即将面世。国产疫苗升级基因工程后,其与进口疫苗的质量差距明显缩小。13.非洲猪瘟情况

  24倍。体积小的病毒可以随风飘得很远,大约50-100公里,传播能力很强。所以非洲猪瘟传播能力相对弱。(4)适应能力非常强,在冻结肉里能存活1000天。

  (5)致死率90-100%并不可怕,因为都是死猪,可怕得是亚急性和慢性。匈牙利发生了三次事件,因为病毒不难发现,很难清除干净。

  A:免疫带毒是指疫苗不仅可以防止发病,更可以防止动物感染病毒,如此便可以消灭此种疾病。比如说天花,现在我国已经不会出现天花这种病情,主要是因为天花疫苗防疫性极好,它不但能防止发病,还能防止感染。遗憾的是,绝大多是的动物疾病疫苗,只能防止发病,无法防止感染。临床发病:疫苗只能防止发病,一旦动物免疫力下降,那么就容易感染病毒,这种现象被称为临床发病。这是我国之所以即使采用了如此多蓝耳疫苗,病情依旧会出现的根本原因之一。

  :动物细胞会贴壁生长,以往工艺一个转瓶只能容纳1升培养液,而悬浮培养将贴壁生长的细胞改变为悬浮生长,生长面积增加,培养效率大幅度增长,成本大幅度下降。同时与以往技术生产出来的疫苗不同,悬浮培养每批苗的有效感染量都是稳定均一的,并且灭活后的有效感染量也大幅提升。

  对生鲜供应链的理解。我们现在问题的是什么?还是我们的需求端和供给侧,他们的需求非常不匹配。我们常说一个词是小生产,小生产这一端的市场主体非常小、散、弱、低:规模小、分散、融资能力弱、大生产能力弱、信息化水平非常低、抗风险能力非常低。农产品非标准化这个概念太清晰了,例如你昨天在菜市场买了一袋西红柿,明天再买同一个摊位的西红柿,价钱还是一模一样的,实际上产品给人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就是非标准化。然后再看我们的流动情况。经销商和产地的销售,整个流通领域到零售这一端,现在有很多新零售,也有电商。现在电商让我们的体验更好了。但是是否能满足我们最末端消费者的需求呢?目前还满足不了。这就是导致我们生鲜这个领域最热门,很多资本巨头来牟利的原因。

  这么多的行业痛点,如果我们一个个看的话,首先大家可能会说信息不对称,常常在朋友圈里看到某地生产的果品卖不出去,滞销,农民亏损。我们这边卖的东西,在批发市场看起来是一样的。然后是损耗率高,生产了一百斤的生鲜产品,到最终的消费者一端,可能只有75斤。其他25

  2.28亿的农林牧渔的从业者,大部分都从事生产。我们的行业集中度也非常低。我们常说的生鲜商品里,果蔬、肉类、水产的损耗率达到12%-15%。为什么?主要原因就是中国的冷链包括全程冷链、冷藏、冷冻,使用率都非常低,分别只有5%、15%、23%。所有这些痛点,根据我的理解分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产品非标准化。如果生产端直接生产出来一部标准的手机,还需要在批发市场做一次风险分析报告吗?还会在没有冷链的情况下,在每个环节受到损耗吗?所以第一个原因在于我们本身的行业特点,产品的非标准化。第二个特点是基础设施太落后了。这里有很多人可能家乡还在农村,你们可以回想一下你们村庄附近的集贸市场或者露天市场,农产品采完以后没有足够好的设施来进行冷藏、包装和洗刷,这个情况和美国的大生产管理之间差别非常大。美国能够做到从田头到餐桌,前提是他有大生产,能够把农场的房间隔出来用作冷藏、仓储,可以实现这件事情。第三个原因就是我们的市场主体,尤其是批发农贸市场、小餐饮,基本上是小、散、弱、低。那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尤其是现在有电商思维的企业,无论是B2B、B2C

  电商,面对这些行业痛点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机会,但是实际上也会发现产品非标准化的解决之道,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首先,我们现在和做生鲜的电商交流,会跟他说应该有点敬畏之心。机构不是行业,也不是国家,很难做到标准化。事实上,很多别的成熟领域,比如说快消品、电子设备,他们很多时候在去掉标准化的产品,因为到了转型阶段,为了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所以我们认为更好的机会在这里面,也就是产生了一个商品,是不要选择盲目地进行最高级别的标准化。基础设施落后是第二个痛点。刚才说一个数字,

  5%、15%、23%是目前生鲜商品冷链的使用率。如果是政府支持生鲜行业,提供配套政策,没有问题。如果你是像红杉这样的赛道投资者,也没问题。但是我们作为企业,要考虑自己的能力,以及这样做能否创造价值。第三点,市场主体的一部分环节效率很低,电商说的是什么?把他们颠覆掉,我们来改。现在发现更好的方法是集约化。每一个环节的从业者可能有成百上千,我们只要找一些头部的企业,和我们头部的商户一起来合作,把链条里的环节提高效率,这是集约化。在今天我说生鲜供应链,供应链不是产业链。产业链还包括了政府机构,还有我们的金融机构,产业里面还要做很多事情,我们现在不谈这些。供应链里面包括企业的上游供应商、下游的客户,供应商的上游和下游。供应链其实就是一条需求链,它的本质就是根据需求端的需求,适当地传递到上游,进行定制化生产,然后更好地创造这个行业的效果和价值。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生鲜行业里,从供应商到生产商和分销商,再到零售商、消费者这个链条,无论正向反向,都在讲一个事情。表面看起来这个链条上,事实上是网状的,因为每个环节都有从业者。第三个建议,我们引用零售,尤其是生鲜零售商的“人、场、货”这种说法,来认真地看一下。我刚刚谈到生鲜商品,包括蔬果、水产、肉类,包括不同的环节,从生产到产地的集散市场,再到销地,一级批发、二级批发,再到零售端,也就是大家每天都可能看到的农贸市场、菜市场,还有餐饮,当然还包括超市——大超市、连锁超市、生鲜超市,还包括新零售。产地,很多时候就是集散市场,这个里面包括产业经纪人或者生产商。产地对一级市场、二级市场进行销售,这里面是有商业的,有物流,有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我们可以看出来,生鲜行业是一个典型的散、集,再到散的过程。我们刚才说这个行业从业者是2.28个亿,可以认为生产这一块起码接近2

  我们要分析供应链,必须要分析它背后的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我们常常说生鲜供应链里面环节非常多,效率非常低维基体育官方入口,甚至加价率高,这都是我们行业的特点。在市场里面我们要做主体的区分,深入地区分出来每一个市场主体所提供服务的价值。当你说想要颠覆某一个环节的从业者的时候,到底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这需要我们深入分析生鲜供应链。为什么现在很多B2B或者B2C的生鲜电商感觉非常艰难?个人认为就是对行业的理解还不够深,缺乏一定的敬畏之心。

  我们说生鲜是非标准化的产品,在生产端把这个产品的生产到产地以后,无论它是一个土豆、一个小西红柿还是一个鸡蛋,它是要做一次产品或者商品化的过程,一直延续到消费者,每一个环节都要完成一个产品化,我把它定义为一次商品化、二次商品化、三次商品化,它是由每一个环节的从业者来完成的。比如说鸡蛋,一个晚上一辆13:5的大车跑过来,装上1200

  420枚;到达二级批发市场以后,包装从箱改成筐,每筐是27.5斤;再往下到了零售商这里,包装改成小盒子,一个盒子装八枚到十枚;然后再到超市卖给大家。这是鸡蛋在各个环节的商品化。如果是蔬菜、水产,或者是猪肉,每个环节也都会发生变化。所以说每个环节的从业者都会完成一次商品化的工作,这是商流的过程。第二个核心点。很多时候,不管是B1还是B2,尤其是我们面对的农贸市场的特色小餐饮,它对上游不是采购,而是作为一个买手。采购,是有既定标准、质量、服务和流程,而买手完全不知道这个产品的标准是什么,而是要看样下单。这个买手甚至要带着下游的消费者需求,到上游去现场完成这个产品化的过程。这是一个买。

搜索